第459章洛阳兵变(2 / 2)
崔亮也知道人事工作不好做,不但繁琐劳累,而且容易得罪人,于是他创立了“停车格”这种懒办法,即不管候选者的才能和品德,而只以任官或候补时间的长短作为升降的依据。
这种办法确实简单易行,但却很不公平。人才在人群中的比例本来就小,自从停车格制度实行之后,大量庸才得以上位,真正的有才干的人则多数埋没,至此北魏官员体系几如一潭死水,政府再也得不到真正利国利民的人才。
那么真正的人才到哪里去了呢?有些自然就在寂寞中度过余生,有些则乘着国家接下来几年的局势变化,紧抓机会,腾空而起。
高欢就属于后者。
早在后燕时期,燕郡长高湖投奔北魏出任高官,后来儿子高谧因犯法被放逐到怀朔镇,于是于是从高谧开始一直到高欢三代都在北方定居,风俗习惯也从汉人变成了鲜卑人。
高欢是高谧的孙子,虽然祖上显赫一时,但到他这一代早就没落,尤其在孝文改革之后,北方边镇的处境非常恶劣,高欢的生活当然并不好过,为了糊口,远到平城当低贱的差役。
虽然家境不好,但高欢却是个帅哥,有次工作时被富翁娄家的女儿娄昭君一眼相中,并结为连理,高欢这才有钱买一匹马代步,也因之升级成为防守司令部的信差,常常送公文到京师。
洛阳兵变时,高欢就在洛阳,目睹了这一惊世骇俗的恶劣事件,回家之后,纠结了好几天,跟身边的人说:“禁卫军竟然纵火焚烧大臣的住宅,政府恐怕引起更大的变乱,竟不敢过问,政治败坏到如此地步,大势可知,财产怎么敢说是自己的。”不久便把家产全都变卖,广交宾客。
怀朔镇防守司令部官员、云中人司马子如,秀容人刘贵,中山人贾显智,户政司职员、咸阳人孙腾,民兵司职员、怀朔人侯景,监狱管理员、善无人尉景,广宁人蔡俊,很快就与高欢结成好友,在乡里间打抱不平,行侠仗义,为即将到来的剧变做准备。
此时在国家的南方——洛阳城中,皇族贵胄们丝毫意识不到危险的光临,正在进行旷日持久的斗富大赛。
高阳王元雍的爵位和财富都居全国第一,王府房舍和花园猎场,与皇宫禁苑相差无几,奴仆六千人,婢女五百人,外出的时候,仪队卫士塞满道路,在家的时候歌声乐声日夜不停,一顿饭就消费数万钱。
老臣李崇的财富仅次于元雍,但生活节俭惯了,没有元雍那么张扬,曾对人感慨说:“高阳王一顿饭够我吃三年。”
河间王元琛,养有骏马十余匹,马槽都用银铸成,门窗上面雕有衔铜铃的玉凤和吐旌旗的金龙,有一次邀请各亲王欢宴,酒器中就有水晶酒杯和玛瑙酒壶,以及赤红色的璧玉酒**——全是西域的进口货。
酒席上同时展示了绝艳的歌舞队、名贵的骏马,以及各色各样奇珍异宝,用过餐之后,元琛再引导亲王们逐栋参观仓库钱库,绸缎布匹多到无法计算,半道上回头对章武王元融说:“我不恨看不到石崇,只恨石崇看不到我。”
石崇是西晋时期的大土豪,以炫富著称于世,显然元琛比石崇还要猛得多。
元融一向自负财产,眼看元琛家中的场面,回家后连续哀叹了三天,甚至因此病倒。
胡太后与他们的炫富情形略有差异,但并没有本质区别,因她已是国家领袖,北魏的实际统治者,根本就没什么公私财产的概念,整个国库都可以自由挥霍,曾驾临绸缎库,让随行的亲王、公爵、公主、宫女等一百多人,尽个人力量去拿,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于是拿的少的也不少于一百多匹。
至于兴建寺庙,胡太后更没有节制,一座连着一座,永不休止,又下令各州,强制让各州政府兴建五层高的佛塔,后来又引导亲王、贵族、宦官、羽林禁卫军,全都跟风在洛阳建立寺庙,互相攀比规模。
胡太后也像南方的萧衍一样举行吃素诵经大会,但她比萧衍的动作更大,施舍给和尚尼姑的财物,动辄以万为单位计算,赏赐给左右的更是没有节制,上位几年时间,国库已不堪重负,最后只好依靠减少文武官员的薪俸来维持自己的不良习惯。
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腐烂到如此地步,可想国家的前途,北魏终究在胡太后的带领下走到了穷途末路。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