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冯后当政(1 / 2)

加入书签

 北魏相比刘宋,虽然也算不上太平盛世,但在文成帝拓跋濬集团成功除掉大批反对势力之后,政权内部还是很稳固的,而拓跋濬本人也不像刘家的皇帝那么荒诞,听从谋士的建议,尽力让民众休养生息,与南方的邻居保持友好邦交,使得北魏在经历了太武帝拓跋焘时代多年征伐之后,终于迎来了缓冲,国力渐渐壮大。

这也使得北魏连续多年都没有什么吸引外人眼球的大事发生,一直在平淡中度过——如果和谐的代价是平淡,应该很多人都不再追求刺激了吧。

但拓跋濬还是没能跳出北魏皇帝早逝的怪圈,465年5月11日,26岁的拓跋濬溘然长逝,12岁的太子拓跋弘继位,因他年纪太小,朝政被一帮权臣操控。

于是北魏的和谐到底也没能长久,一波又一波的混乱接踵而至。

主导这些混乱的却是史书上鲜有提及的人物,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直到拓跋濬身死,这人平地惊雷般站上了权力的巅峰,大肆屠杀异己,操控朝局。

一个人当然不可能从小人物一夜间变成大佬,总有其发家史,这人却在史书上毫无印记,就像是穿越过来的人物一般。

真的是穿越?

显然不可能的,个中缘由还要从国史案里去搜寻。

崔浩凭借首辅的地位,因为国史一案而遭灭族,史书一度在北魏成了极其敏感的物件,甚至连续多年都没有史官记录当朝的事迹,即便有史官,也是选择性地记录,只歌功颂德,对于某些牵连甚广的人物事例,则讳莫如深,甚至主动忽略。

拓跋濬时代的北魏,鲜有大事为外人所知,一方面是因为拓跋濬的休养生息政策,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即便有些骇人听闻的大事,也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究竟发生过什么,只能凭后世的人遐想了。

乙浑又经历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后人只知道时任高级咨询官、车骑大将军的他,成功掌权后,便开始大规模诛杀,先是假传圣旨,在皇宫之中斩杀政府行政官杨保平、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然后派警卫总监穆多侯携带圣旨,前往征召陆丽回京。

高级咨询官、宰相、平原王陆丽正在代郡温泉养病,是朝中重臣,乙浑要肃清眼前的障碍,陆丽当然一早就进了他的死亡名单了。

穆多侯倒是好心,劝陆丽说:“乙浑心中已无君王,而先帝刚逝世,大王素来德高望重,是奸臣的眼中钉,最好稍作逗留,观察变化,如果朝廷平静,然后入京不迟。”

陆丽自恃有权有势,不以为然,愤然道:“听到君父逝世的消息,怎么可以害怕灾难,而不去奔丧!”于是快马前往平城主持大局。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的陆丽可谓权倾朝野,可是现在已经变天了,5月16日,乙浑毫不客气地把陆丽和穆多侯斩首。

第二天,在乙浑一手操纵下,北魏政府任命他为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主管朝廷机要,独揽朝政大权。

但乙浑也明白一个道理,凡事不能做太满,所以勉强表现出自己宽宏大度的一面,任命东安王刘尼为宰相,任命政府左副行政长官、代郡鲜卑人和其奴为最高监察长,由此二人担当自己的左膀右臂。

但无论刘尼还是和其奴,其实都知道自己无非是乙浑拿来拉拢人心的工具罢了,根本没有半点权力,反倒每天都活在恐惧之中,搞不好哪天碰上乙浑心情不好,立刻丢权丢命。

乙浑对此加笃信不已,于7月2日擢升自己为丞相,官位在皇家亲王之上,政府所有事务不管大小,一律由他裁决。

有压迫当然就有反抗,宫廷保安行政官,顺阳公拓跋郁就密谋诛杀乙浑,为民除害,不幸被乙浑获悉,全家被杀。

没多久便升任丞相的乙浑,眼见皇帝少不更事,朝野内外几无威胁,渐渐对皇帝宝座有了想法。

可是他既失人心,又不是皇族身份,想要完成这件事,似乎是不大现实的,而且有个人一直躲在黑暗中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