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襄阳之乱(2 / 2)

加入书签

就在本年(460年),刘宋刚从一场血腥争斗中走出来,在高昌苟延残喘的后北凉政权终于迎来了解脱。

接连遭到北魏的攻击,柔然开始向西面发展,因沮渠安周执意效忠北魏,柔然大军一怒之下攻破高昌,斩杀沮渠安周,并屠灭了沮渠家族,然后封听话的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国也便由此建立。

高昌国虽称国,实则只是一个地方组织,势力范围狭窄而且于中国本土产生不了多大影响,在中原地区进行大肆权力争夺的时候,他们也没闲着,内斗从未间断,先后从阚氏高昌转为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麴氏高昌,一直到七世纪被中原政权吞并。

中原政权相比高昌这种偏居一隅的小地方,内斗程度自然更深数倍。

与两晋时代的各民族混战不同,南北朝的混乱大部分时间都体现在政权内部,北魏此时尚算稳固,南朝刘宋政权则生动地诠释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的真理,更印证了马克思关于内外因的辩证法。

广陵血案之后,刘诞对他的19个兄弟更加敌视,竭力压制他们的势力,而典签作为前锋可谓出力不小。

地方长官与典签的矛盾一直在激化,身为一方之长,却处处受制于身边的小官,如何肯心甘。

然而典签官位虽小,却直接对皇帝负责,许多地方官唯有忍气吞声的份。

除了雍州督导官、海陵王刘休茂。

刘休茂是刘骏的小弟,461年时只有17岁,是个急脾气,因为军政官庾深之与典签联合,实际操控地方政务,他一直忿忿不平,侍从张伯超趁机游说他:“典签正在秘密撰写奏章,检举你的过失,一旦呈上,恐怕没有好结果,应该早做打算。”

刘休茂顿感惶恐不已,问道:“那怎么办?”

张伯超手一比划,沉声道:“只有诛杀他们,起兵自卫!襄阳距建康数千里,纵然大事办不成,也可投奔胡虏,受封一个王位,总比坐以待毙要好。”

4月20日当晚,刘休茂与张伯超率领左右护卫队先杀了身在城中的典签杨庆,然后冲出金城,再杀庾深之和另一个典签戴双,接着紧急集合部众,竖起大旗。

旗号自然是标榜自己正义,勤王除奸云云。

但他本无大才,也无名气,根本不得人心,全凭一时冲动做出此事,更没有后续方略,前途分外渺茫。

中央还未传来号令,襄阳城内已有变故。

刘休茂本来出城视察军队,结果刚刚出云,高级军事参议官沈畅之等人便下令关闭城门,拒绝他返回,刘休茂联合义成郡长薛继考全力攻城,终于攻克城池,但就在当天,军事参议官尹玄庆展开偷袭,一举将刘休茂生擒斩首。

刘休茂的母亲,也即刘义隆的妃子蔡美人,以及刘休茂的妻子全都自杀,同党一律处死,襄阳大乱。

大营军事参议官刘恭之在城中颇有威望,大家一致推举他为总部行政官,刘休茂的盟友薛继考眼看大势已去,灵机一动,用武力胁迫刘恭之,让他在奏章中说薛继考第一个反对刘休茂,然后乘坐驿马车前往京师呈献捷报。

刘骏一时也厘不清襄阳的局势,便稀里糊涂地任命薛继考为北翼禁卫指挥部高级军事参议官,封冠军侯。

当然真相不久泄露,薛继考伏诛,尹玄庆获擢升为射击兵团指挥官。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