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朝野之争(1 / 2)
刘宋新的领导班子一起渡过了艰难的424年,朝野上下貌合神离,宫廷内外尔虞我诈,一场更为严重的剧变正在酝酿。
到了425年正月,徐羡之和傅亮越发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忧心,联合上书刘义隆,请求归还政权,然后解职还乡,一连奏报三次,刘义隆只批准收回政权而已。
正月10日,刘义隆开始亲自处理政务,徐羡之再度请辞,希望借此机会化解与皇族之间的矛盾。
若他真的能急流勇退,或许真的还有一线生机。
但他的侄子吴珮之和程道惠、王韶之等人,都担心因此失去权柄,所以力劝徐羡之收回成命,徐羡之被一阵麻醉,认为前途并不致那么悲观,所以又悄无声息地重掌权力。
刘义隆执政之初,根基并不稳固,所以并没有显露锋芒,凡事都向徐羡之和傅亮请教,但随着在京的日子越来越久,翅膀也越来越硬,终究要除掉这块心病。
本年底,谢晦的两个女儿,将分别嫁给彭城王刘义康和新野王刘义宾,谢晦派妻子曹氏和长子谢世休,一同从江陵出发,把女儿送往建康。
而此时的刘义隆已渐渐掌握局面,准备发动大规模的血腥屠杀,以巩固自己的权力,于是宣称要讨伐北魏,同时到京口兴宁陵,祭拜祖母孝懿皇后萧文寿的陵园,下令长江舰队进入戒备状态。
曹夫人和谢世休回来之后,把这一消息告知当家的,谢晦一时不知所以,刚好朝中的傅亮来信说:“皇上将要讨伐黄河以北,虽然这份雄心值得钦佩和鼓励,但无论官府还是民间,多半感到忧愁恐惧,都不赞成这项军事行动,皇上估计会派太监万幼宗,去荆州听取你的意见。”
傅亮天真的以为刘义隆真的要北伐敌国,完全没想到自己才是讨伐的对象。
谢晦受傅亮的影响,也没有揣测出刘义隆的真正居心,还以为小皇帝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带一股冲劲,接到信后,很快便回了一封,专门研究了一番北伐的利弊和成功率,让傅亮和徐羡之等人务必阻止此次军事行动。
这是何其滑稽荒诞的一幕,就像是身处在布满双面镜的房子里一样,自以为环境足够私密,孰不知一举一动都被外人瞧在眼里。
刘义隆这个双面镜外面的人,已然掌握了主动权,且又拉拢了王弘和檀道济,双方实力对比明显。
当初参与废立一事的五个人里面:王弘是王昙首的亲哥哥,而王昙首是刘义隆的亲信重臣,所以王弘也间接得到信任;檀道济手握重兵,声威赫赫,且有愚忠倾向,几个兄弟的势力也十分可观,刘义隆对他既忌惮又仰仗;徐羡之和傅亮都是平民出身,且没有朋党,完全靠才华赢得刘裕的信任和提拔,谢晦虽出身陈郡谢氏,但嫡祖辈并无大才,家族势力也今非昔比,同样是空有一身才华,在朝中并无照应。
王弘依靠兄弟的关系,自然能幸免于难。
檀道济对于刘义隆,就像当初刘裕对于桓玄,区别在于刘义隆远比桓玄具有正统地位,而檀道济又绝没有刘裕那么野心勃勃,所以刘义隆便竭力拉拢檀道济,作为自己的屏障,檀道济也乐得这种忠义的名声。
于是固执、天真且没有依托的徐、傅、谢三人,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刘义隆的靶子。
当事人虽然被蒙在鼓里,但旁观者却很清醒,谢晦的弟弟、禁宫侍从长谢嚼,派专人飞骑西上警告谢晦,声称刘义隆将对几个顾命大臣下手。
但谢晦却并不相信(理智上其实是认可的,情感上不信而已,自欺其人罢了),还把傅亮的信拿给军事参议官何承天阅读,面带笑意地说道:“计算日期,万幼宗一两天之内应该就会到达,傅亮怕我惹事,所以先送来此信。”
何承天却是一脸凝重,回说:“现在外面谣言四起,都说西征决策已经确定,万幼宗岂有西上之理?”
谢晦仍旧不信,这个十足的聪明人此时却陷入了深度迷茫,一心认定谣言终究是谣言,让何承天起草奏章,建议如果非要北伐,最好还是等到明年再说。
此时已是426年初,谢晦的意思是等到427年,刘义隆的统治基础将会十分稳固,内患也没有发酵的场所,那时候或许是不错的北伐机会。
但刘义隆心头的首要大事,却并非肃清中原,而只是统揽全局而已。
纸包不住火,这一残酷的现实接连敲打着谢晦的神经,终于不由得他不信。
没多久,江夏郡长程道惠接到一封寻阳方面的密信,信上说:“朝廷将要采取非常行动,事情已成定局,务必早做打算,小心应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