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宦官制度改革(1 / 2)
王得用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全部跟李世民讲了出来,让李世民对于阉宦这个群体,有了更加具体的认知。
他想不到,伺候皇家的这帮阉人,居然没有一个是身心健康的。
那一刀的痛,足以改变一个人三观和性格。
“你觉得,孙正明是在提醒朕,阉宦,不应该继续存在?”李世民盯着王得用的眼睛道。
“是的,陛下,即便是奴婢现在位居内侍监,但如果能重来一次的话,奴婢也绝不会选择卖身进宫做阉人。当看到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妻子儿女在身旁承欢,过着快乐充实的生活的时候,奴婢心里的滋味······”
说到这里时,王得用已经泣不成声,李世民稍微的脑补一下,自己的妃子和儿女都没有了,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就感觉到害怕,那样的话,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没有了目标,就是一个行尸走肉,也难怪他们会有一些不正常的想法。
“你,先退下歇息吧!”王得用毕竟是跟在李世民身边十几年了的人,见到他这副悲痛的模样,李世民的心情也不是很好,挥手道。
“陛下,奴婢是内侍监,对于皇宫事务,可以直接向您奏报,奴婢想请您改革内宫阉宦制度。”擦了一把眼泪的王得用并没有依言退下,而是再度躬身道。
其实,就在刚才他讲述阉人的现状的时候,李世民就已经升起了这种想法,只是,这个制度,能够存在千年,自然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断了这些近身随侍的人的念想,他们才能更加一心一意的忠于皇家,防止霍乱宫闺的情况出现,而究竟怎么改,可是一个大难题。
“你已经有什么想法了吗?”李世民没有怪他没有依自己之言退下,开口问道。
“有一些想法了,不过,可能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大,奴婢先把内宫的现状给您说说,您再看看奴婢的想法,是不是可行。”见李世民愿意听自己说,王得用立即收拾起了情绪道。
“你且说来。”
“陛下,内宫自贞观三年公民制度改革之后,卖身入宫做内侍的人数就大幅度减少,到贞观六年的时候,便再无一人愿意受宫刑入内侍监做事。
而内侍监原有的内侍,在皇子们逐渐成年就藩之后,需要对外派遣,人数便越来越少,如今,差不多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了。”
李世民登基以来,其实已经三次遣散宫人出宫,然而,阉人出宫也干不了别的,其实大多数都选择了留下来,反而宫女出去的多,自贞观元年长孙皇后掌后宫之后,宫女的人数从两三万,降到搬入了大明宫之后的三千多人,等于是缩减了近九成。
要知道,大明宫可比原先的太极宫建筑规模还大,即便是孙享福和阎立德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制定了一套比较有效的人力资源利用的规划,但是,以后宫内侍的人数,依然是忙不过来的。
皇城办公区域,光是十二栋办公大楼,加主宫殿的打扫,就要好几百人。
后宫之中,两代帝王的妃子,皇子皇女,太子东宫的妃子,王子,所居住的别墅,有数百栋,还有堪比以往太极宫那么大的花园,游玩设施,嬉乐园等,平时修剪,打扫,维护,都需要非常多的人手,另外,长安之外的各处行宫,也都需要留守,维护保养之人。
这么大的摊子,即便是做最基础的打扫,浆洗,修缮维护工作的,都要好几千人,更加别说内侍,还不止做这些活,撑伞,打扇,捶腿,奉茶,宣旨,通传,仪仗······
各种服务工作,至少有过百项,都得他们来做,即便内侍监管着好几千人,也做不过来,需要不断的补充人手。
可是,现在,大唐的百姓们都富裕了,有屋有田,收入又高,吃饱穿暖不愁,谁还那么傻愿意把自己切了去为奴为婢?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选择做脏活累活的人,都不会太多,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地步的必然现象。
就像后世,许多大城市都面临清洁工用工难的问题,就是这个原因。
“即是百姓不愿,那朕便不可置民意于不顾,必须得改。”李世民听了王得用的讲述之后,点头道。
王得用又继续道,“自去年搬迁入新宫,内侍监人手出现不足用之后,奴婢就一直在思索如何改革,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只有让百姓们愿意来做这些事务,才能长久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皇宫大内,还是陛下和一众贵人的生活之所,用罪犯,战俘之类的人员做事,会很不安全。”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你此言有理,可是,如何让百姓们愿意来做这些事务呢!”
王得用答道,“首先就是取消宫刑,让百姓们无有断子绝孙之忧虑,然后······”
“可是,后宫之中,尽是妃子,宫女,如果放大量的男人进去,如何控制霍乱宫闺的事情出现?”李世民打断了王得用的话道。
谋朝篡位,有一个最捷径的办法,那就是绿了皇帝,从殷商时期开始,王朝的统治者为了防备这样的事情发生,就有了阉宦这个产物的出现,只是那个时候叫寺人。
而这套体系,到了唐朝,便开始有了较为系统的管理模式,并且得以壮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