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大军进发(1 / 2)

加入书签

 这是一座十二进的宅子,碧瓦红墙。曾经无数人的梦想从这里开始,而在最开始的时候,这里住着囚牛之国最为尊贵的人。所有人所获得的荣誉都是那最尊贵之人的恩赐,没有他也就没有了开始,更没有后来。他是创始者,是一,而所有后来者都是零。

那个人便是囚牛之国虽然尊贵但却闭关修灵多年的国君,而这里则是囚牛皇宫。

多年之后的这一日,议事殿终于被再度开启。国师少虹一步又一步沉稳地走在皇宫之中,走在前往议事殿的道路上。内心深处波涛汹涌,可脸上却始终保持着波澜不惊的表情,这被称为多年以来练就的修养,也是俗称为“稳重”的一种东西。

实际上,少虹内心正在产生的风浪并不比外界要少多少,她脑海中千头万绪,可自己都没能够理出个头绪来。虽然身为国师,明面上囚牛之国最为尊贵的人,可“国师”这个地位崇高的名头实际上并没有能够给她带来多少了不得的实权。看似风平浪静的囚牛之国,实际上权力早就被分割了。绝大部分军权被掌握在以右丞相为首的军部人员手中,而选贤举能的权力实际上则被左丞相以及其门徒牢牢地控制着,这都是不得已的事情。这些年自己虽然也能够做一些什么事情,可实际上那都是左右丞相给自己面子罢了。少虹拿走名誉,而左右丞相瓜分权力,这在朝堂之上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是,在囚牛国君闭关修灵的这些日子,大家都需要一个明面上能够替代国君的傀儡。至于国君归来或者仙去之后傀儡的性命还要不要留着,就再说了。

想到国君,少虹忽然就想起来了另一件事。实际上在十年之前,某一个晚上少虹曾经感受到过国君修灵的地方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一夜国君闭关修灵之所忽然就燃起了冲天烈焰,当然这些烈焰并不是正常的火焰,反而是只有一道道“气”所组成的。这种火光冲天的景象非灵觉通达之人难以察觉,而恰巧的是少虹感知到了这些。所以那时候的少虹当机立断灵觉全开,尝试着去感知那冲天火光到底是什么原因,可当她的灵识真正笼罩国君修灵之地的时候,却什么都感知不到了。

火焰逐渐式微的时候少虹就隐隐地赶到不对,而这么些年在她的心中早已下了一个定论:恐怕国君已然仙去,此时留在山洞之中的也不过是他的一点点残存意识罢了。

脚步继续前进,逐渐接近议事殿的时候她一点都没有退缩,尽管议事殿中猛然降临的强大气场很骇人,可她还是有些义无反顾地迈步向其中走了进去。什么气场能够如此强大?自然是来自诸多军方高层的集体性威压了。

军人是恐怖的,尤其是久经沙场舔过血的军人。少虹走进议事殿,文武百官在她走向上首位置上的时候排成了两排,由中间的道路分割开来。而她要想走去上手,是必然要穿过这些人的。这些人所分开的派系很是明显,以左丞相为首的文官们集体站在她的左边,而武将们则是齐整整地站在她的右边。从气势上来说自然是武官们所散发出的杀伐气息占据了优势,就在少虹向前走去的时候也感受到肃杀的氛围朝着她的右脸齐整整地冲过来;可文官们的肃穆似乎是更为骇人的,安静永远是一柄利刃,因为你不知道敌人的刀会从那里被掏出来。

时间似乎是过去得有点漫长,少虹终于走到了整个议事殿中的上首位置。他转过身来,整个时候右丞相站在左边,左丞相站在右边,文武百官站在她的面前,她看着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时候站在她左手边的右丞相迈出一步站到了百官的面前,施礼,而后说道:“禀国师,下官有一事启奏。”

“讲。”少虹说道。

左丞相乌心掸了掸自己的袖子:“下官请命,借道霸下,发兵嘲风!”

乌心的这话刚开口哦朝堂之上便一片哗然,群臣议论纷纷,一时间不能停止。

“发兵嘲风?是不是太草率了?”

“是啊,我囚牛刚解胡琴之困,此时元气尚未恢复,怎么能......”

军方将领这一方尚且算是安安静静,但文臣集团中却如同炸了锅一般地吵嚷了起来。一时间各种言语议论纷纷,仿佛此时若要发兵嘲风就如同大逆不道一般,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虽然文官之中议论纷纷,可左丞相却是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垂着自己的眼眸,仿佛是要睡着了一般。

文官之中猛然站出一人,只见此人面容俊朗身材健硕,看起来似乎好像是文官当中的青壮派。那面容俊朗的男子上前对着少虹施礼,而后说道:“国师,下官以为决不可出兵嘲风!”

“哦?为什么。”

“此时正是我国与嘲风刚刚结束交战,正是元气尚未恢复的节骨眼。此时若是出兵,岂不是饮鸩止渴,自损元气么?况且从胡琴城发兵到十望城,就算一路通坦也要半月有余才能抵达,此时若是那些妖怪再次来袭怎么办?难道......”

“难道什么!”乌心猛然怒吼,他浑厚的嗓音猛然就将对方的细声细气给打断了:“你可曾想过为何嘲风之国能够如此迅速地发兵至我囚牛国境?就算是阴兵借道也不至于这么快吧!”

“这......”那文官有些为难了,乌心这句话问得没头没尾,让他一时半会不知道该回些什么。

乌心转过身走到少虹面前的位置转而面对众人,说道:“囚牛与嘲风之间恒梗着一整个霸下之国,而霸下与负屃两国几乎是将整片大陆拦腰截断,分为南北两部分。如此一说,诸位都懂了吧?”

“砰”地一下,一股暗流在文官群体中炸了开来。这些人能够做到这个份上脑子都不是傻的,乌心说的话在他们的脑袋中飞速旋转,而后经过紧锣密鼓的推敲最终很快地形成了一个结论:恐怕霸下之国已经沦陷了。

这个结论是恐怖的,也是骇人听闻的。文官集团中一部分人的眼神开始有些动摇,他们的眼睛闪烁着,似乎是在权衡一些利弊。文官比武官要好的一点就是,这些人相对是有一些脑子的,他们能够站在大局上去考虑一些问题。而在大部分武官之中出现的集体性问题就是,他们总认为这个天下是老子打下来的,那也就应该由老子来坐。一来一往,文武百官中间的矛盾就极其容易积聚,这也就埋下了许多后患。

被凶狠的眼神盯住的感觉就如同在深夜里被狼群咬死了一般,令人难受。但右丞相乌心就偏偏有这样一双眼睛,在他那眼神的威压之下,文官群体里虽说有人想要反驳,可到后来却没有了什么勇气。就连刚刚站出来的那个文官,到了后来也逐渐地退回了文官一派之中,默不作声。

但总不能让文武失衡,按照目前的状况来看若是继续让乌心说下去,恐怕很快武将集团就要掌握话语权了。于是少虹走上前去,他走到了乌心的身后对着所有人说道:“右丞相说的没错,出兵嘲风是一定要做的事情,而且迫在眉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