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者谓之“明”(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人生是一个不可逆转与重复的过程,要提高人的社会价值,使人生更有意义,就必须善于认识自己、控制自己,使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相协调、相匹配。精神层面的提升源于不断地思考、认知、体验和调节,并决定了以怎样的姿态存活于世,正如于身前置一面镜子,你看到的,就是你所选择、要表达的。

“自知”这个词朋友们都不陌生,就是人对自己的了解。人常说“贵在有自知之明”,一个“贵”字,足以见得自知是何其不易;又一个“明”字,更可见自知是何其地智慧。其实,咱们多数人都是不自知的,这就像“目不见睫”——人眼可以看到百尺以外的东西,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又或可以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事实上,我们没有必要给自己太多的粉饰,人不自知,归根结底还是自我意识太重、主观性太强。是的,我们都认为自己不错,也喜欢听别人夸赞自己,而对于自己的缺陷,我们会本能地去掩饰,对于别人的批评,我们会本能地去排斥。于是久而久之,我们心中的眼睛蒙了尘,便会越发地看不清自己。

不自知最常见的行为表现便是自恋,就像我们之中的一些人,总是觉得自己万般皆好,真是怎么看怎么顺眼,亦如唐人郑谷所说的那样——“举世何人肯自知,须逢精鉴定妍媸。若教嫫母临明镜,也道不劳红粉施。”嫫母是谁?黄帝的妻子,贤良淑德,但其相貌确实不敢恭维,郑谷以此为喻,倒是将世人的自恋姿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生活中有些人,自以为是、自以为明、自骄自满……听到些许夸赞,便以为自己完美无缺;有了些许成绩,便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有点声名地位,便开始目中无人……不可否认,我们之中的确有这样的人存在,不管你现在是否到了这种地步,至少,我们应该在心里给自己拉响一个警钟,别让自己掉入“不自知”的陷阱之中。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很有启示意义,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有只山羊突然来到栅栏外,它很想吃园内的白菜,可缝隙太小,它根本无法进入。这时,它不经意间瞥见了自己的影子,在阳光的斜射下,它的影子显得很长、很长……

“原来我竟如此高大,何必非要吃这白菜呢?我可以去吃树上的果子。”

小山羊奔向远方的一片果园,尚未到达目的地,日已近午,阳光照在头上,它的影子缩成了很小的一团。

“唉,我这么矮小,看来是没法吃到果子了,不如回去吃白菜吧。”但片刻之后,它又转悲为喜,“我现在这么苗条,钻进栅栏肯定不成问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