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刷茅房的道理和偷馒头事件(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刘婷只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通天的本领,她能做的唯有努力工作,争取尽快渡过实习期罢了,这样可以多拿一些薪水。

从此,她每天到督办公署上班的时间更早了,除了分内的工作之外,还帮别着倒水扫地,弄的公署的杂役都有意见,不过职员们都小刘姑娘的感觉越来越好了,副官处长赵玉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没过几天,督办公署开了个小型食堂,每天免费供应午餐,馒头稀粥大米饭,荤素菜各四个,都是家常饭菜,份量管够,无形中解决了刘婷的大麻烦,每天省下一顿饭钱,家里的压力可以减轻很多。

父亲依旧没有找到工作,他这样的老学究,手不能提肩不能挑,除了做文案,还真没什么合适的活儿,省城就两家报馆,编辑记者校对什么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空余位置,当教书匠也不行,因为父亲有轻微口吃,一向沉默寡言,如何能教孩童。

家里少了每月十二块钱的固定收入,立刻捉襟见肘起来,母亲每日挺着肚子去帮人浆洗衣服换取微薄收入,弟弟妹妹们整天在巷子里疯玩,也没人管束。

有一天刘婷回家的时候,在路上看见父亲拿了张纸站在路边,上面写着“代写家信”,行人络绎不绝的从面前走过,他也不招揽生意,就这样默默地站着。

眼泪瞬间模糊了双眼。

……

阮铭川经过几天休息,终于恢复了精气神,开始和陈子锟正式商讨办报纸的事情。

“办报说起来容易,其实难得很,就我一个人,那是万万不行的,需要一批合格的记者,编辑,校对、排字工,印刷工,还有后勤、采买、会计,缺一个都不行。”阮铭川这样说。

陈子锟表示这都不是问题,只要舍得花钱,什么都会有。

阮铭川说:“最好找现成的,临时培训还得花时间,不行就从别的报馆挖人。”

陈子锟说:“没问题,省城没合适的人,我就从史量才那里借人。”

阮铭川道:“那敢情好,申报的人,那是没的说……哎哟哟”

“咋了,小阮,要不要请医生?”陈子锟关切道。

阮铭川捂着肚子,一脸幸福的痛苦:“没事,吃多了,拉屎去,你们江东的菜真够味,昨晚上吃多了红烧肉,夜里喝了点凉水,老闹肚子,不过也好,我在北京的时候整天便秘,正好清清肠胃,对不住,我得上茅房去了。”

陈子锟道:“你撑得住么,要不我扶你去?”

“不敢劳您大驾。”阮铭川捂着肚子往外走,茅房在督办公署院子里,打扫的挺干净,阮记者找个蹲坑蹲下来,释放着肠道的压力,飘飘欲仙,忽然听到外面有人说话。

“郑兄,你怎么还在这儿干呢,你可是堂堂交大毕业生,姓陈的就让你刷茅房,这不明摆着折辱你么!”

“麦平,我必须忍辱负重,这是我的职责和任务。”

“他就是不想要咱们,故意用这一招逼咱们走呢,你可别上当,就算你茅房刷的再干净也没用,他还会想出别的办法来,还有刘婷,江大中文系的才女,整天和故纸堆打交道,简直胡闹,我看某人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麦平,你脾气太冲了,这样可不好,你走吧,反正我是会留下来的。”

“说得好,有志气。”茅房里传来声音,郑泽如和麦平面面相觑,然后就看到一个派头十足的男子叼着烟,系着皮带从里面出来。

“两个小子,刷茅房不丢人,你们知道,陈昆吾以前在北京干过什么?”男子神气十足,一副教训人的样子。

“切,不就是拉过洋车么。”麦平不屑道。

郑泽如却发现此人直呼陈督办的字,看来是亲近之人,又是一口京腔,想必是旧相识。

“莫非督办刷过茅房?”郑泽如问道。

“小子果然聪明,一点就透,你们这位陈督办,那可不是等闲之辈,三教九流全认识,京城粪王于德顺和他是过命的交情,两人结识,就源于胡同茅厕之争……你们陈督办,一把粪勺,一个柳条筐,掏便整条街的茅厕,那是闹着玩的么,如今你们就刷一个茅房,还满腹牢骚,丢人不丢人。”

阮铭川得意洋洋扫视着两人,又转为淳淳教诲:“年轻人啊,陈督办可不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军阀,他是喝过洋墨水,又受过传统教育的儒将,他的国文底子厚着呢,刘师培的关门弟子,岂是闹着玩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劳其筋骨,你们陈督办一番苦心,却被当成驴肝肺,真真是冤枉啊。”

说罢,阮铭川摇头晃脑的去了。

麦平眨眨眼睛:“郑兄,他说的是真的?”

“你说呢?”郑泽如笑着反问,拿起扫帚和水桶进了茅房。

麦平想了想,拎起一把铁铲也走了进去。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