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疏浚完工(2 / 2)

加入书签

“晨阳说的很是在理,钱塘湖之积水,大部都是通过周边的溪流,及山上的泉水补给,今春及初夏,长久未有大的降水,汇入钱塘湖中的水非常少,若今夏再没有大的降水,钱塘湖积聚不了可供灌溉之水,夏种也成问题,唉…”李弘节说这话时候也是忧心忡忡,若春旱连着夏旱,那今年注定是个灾年,对于杭州来说,去年是个灾年,今年又是个灾年的话,那杭州一带百姓的日子就非常难过了,对于他这个主政的刺史来说,不但得不到朝廷的嘉奖,还可能因为在任无政绩做出来,而被朝廷遭难,不只回不了京,还有可能转到更偏远的地方赴任。

包括崔知年、周端等各官员,也是有些和李弘节相似的担心起来,春种遇到不少的困难,夏种时节,若再没有大的降雨,播种的困难会更加的大,有人已经在想着到钱塘湖边设案求雨了。

“李刺史,再过一些时候,梅雨季节将来临,在下相信,到时一定会有丰沛的降雨,足可以将钱塘湖蓄满水!”王易说道。江南一带,夏中时候都会有近一个月的梅雨季节,这是一年中降雨最集中,最丰沛的时候,如果能保持正常年份的降雨,将钱塘湖中水积满,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希望如此!”李弘节叹了口气,因为钱塘湖疏浚完工带来的喜悦也被刚刚的话冲淡了一些,不过今日是带着一大群人来查看疏浚完成后钱塘湖的情况的,是和大伙一道分享喜悦的,自然不能将这种悲观情绪传散出去,当下李弘节大手一挥,“诸位,钱塘湖的大概情况我们看过了,我们再下到湖边去,细细瞧看一下情况…”

诸人都应诺,跟在李弘节后面往山下走去。

如今的钱塘湖上已经没有了前些日子那般热闹的场景了,原本像个大工地般的钱塘湖内已经没多少民工了,大部的民工都已经撤离,处自归家,去准备夏种了,只有一些零散的民工,还有一些地方忙碌着,修建桥梁,及一些避雨及观光的亭台。

湖的堤岸及小岛、长堤的堤岸已经全部完工,修筑桥梁、亭楼,需要那些能工巧匠们,及一些帮忙的民工即可,这些人分散在诺大的湖区,显得零零落落。

将钱塘湖分割出来的那几条长堤,几个堤上留孔筑桥的地方,有不少的民工正在施工修桥,拱桥已经有了基本的模样,想必再过一些日子,就可以完工,供行人通过了。

这些桥不但可以为长堤增添景致,也是几片水域水流交换的通道。

在下山后带着众人行了一阵,诸人走到那条连接段家桥和孤山的长堤中段后,李弘节似突然想到什么,问边上的王易道:“晨阳,某突然想到,如今钱塘湖疏浚已经基本完成,这些新筑的长堤,小岛应该给它们起个名,你才学颇佳,今日某也问你,可曾想过好的名称?”

“这些长堤和小岛当然要取名…”王易差点冲口而出后世时候那耳熟能详的“苏堤”、“白堤”、“杨公堤”,但如今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都远未出生,当然不可能以他们的姓氏命名,具体这几条长堤要叫什么,几座小岛叫什么名,那还是要再想想,或许叫什么并不是王易能左右的,还是要听从李弘节这位杭州最高军政长官的意见才可以,想到这,王易即说道:“李刺史,在下是想过一些,不过在下才疏学浅,怕想出的名入不了大家耳…不过在下觉得有个办法挺好…”

“什么好办法?”

“在下觉得,可以将为长堤和小岛取名的事张贴布告,问询于杭州的百姓,所有人都可以献计起名,到时在这些名中选一些出色者,以选出的名来命名即可…”王易说的有点犹犹豫豫,“在下自然也会想一些!想必李刺史及诸位前辈也肯定有一些主意的…”

“晨阳之议甚可,某觉得可行,待回去后,某即拟一道布告,张贴在城内各处,问计于杭州百姓…”李弘节哈哈笑着道…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更新小说,请牢记<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