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声东击西(2 / 2)

加入书签

于是,张辽又连忙起床披挂,来到城头。

见张辽没有休息,竟又回到了城头,侯成不禁很是奇怪。

仔细的观察了一遍匈奴大营,张辽问侯成道:“匈奴人今天的炊饮烟火如何?”

侯成答道:“较为稀疏,似乎不像是十万之众。”

张辽点头道:“这就对了,匈奴人另有企图啊。”

侯成想想道:“那,别的地方恐怕危险了。”

张辽道:“别的地方倒是无所谓,就怕是主公那里出问题啊,所以,我们不能闲着。”

旋即,张辽又笑笑说道:“不过,我们现在却可以闲着了。”

说完,张辽便叫过来一队士兵,命他们如此如此。

那队士兵退下以后,张辽便把侯成也拽下了城楼。

而太史慈回到中军大帐一看,人还真挺全,王粲、崔言、田畴、骆符、四大参谋和营中众将居然都在,一见这么多人,太史慈也不敢造次,只好对林南施了一礼,在自己的座位上无奈的坐好了。

见人到齐了,林南便对贾诩说道:“文和,你给我们一个不出兵的理由吧。”

贾诩先起身对林南施了一礼,接着又转身对众将说道:“各位,是我不让主公出兵的。”

一听贾诩这么说,近卫众将都狠狠的盯着贾诩看,那种形势,如果贾诩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便要群起而攻之了,而其余的人也都疑惑的看着贾诩,想看看贾诩到底能说出什么理由。

而贾诩却并没有理会众人的眼神,笑着说道:“之所以不让主公出兵,是因为诩以为,匈奴人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定襄,而是主公,匈奴人犯定襄,不过是一个幌子而已,而匈奴人的真正企图,便是在主公援助定襄的半路上伏击主公,所以,主公若是出兵救助定襄,正好就中了匈奴人的奸计。”

贾诩说完,太史慈便起身说道:“军师所言有理,只是,不知军师有何凭证?若是匈奴人的目的真是定襄,那定襄可就危险了。”

贾诩道:“以张文远之能,再加上定襄城中的数万军民,面对不善攻城的匈奴人,守住定襄应该不是难事。所以,即使主公不去援助定襄,十日之内,定襄亦无大碍,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多派斥候,打探匈奴大队人马的踪迹,同时,还要加强与朔方、五原的联系,早日明了匈奴人的真正意图,将计就计,争取可以在草原上合歼匈奴人。”

太史慈想了想,便也无奈的坐了回去。

随即,沮授说道:“文和之言有理,授以为,我们确实应该先弄清楚匈奴人的动向,并且,我们都低估了匈奴人啊。”

一听沮授这么说,众人又都疑惑的看着沮授。

沮授接着说道:“自北匈奴远遁以来,南匈奴便分裂为左右两部,名义上,右贤王是匈奴左右两部的共主,但匈奴左部却一直都不把右贤王当作单于,而是把左贤王当作自己的单于,可由于前日左贤王的战死,匈奴左部便乱作一团,而右贤王也乘机欲吞并匈奴左部,所以,在主公的威胁下,匈奴的左右两部竟有合并之势。

而对于中原这块南水宝地,匈奴左右两部都不愿错过,所以,每次入侵中原,匈奴左右两部向来都是齐出的,只是由于前日左贤王太过急躁了些,导致兵败身死,而右贤王又忙着干预匈奴左部的事务,所以,这些日子匈奴人才没有再来。

如今,我们已经发现了两路匈奴人,一路十万人,一路五千人,很明显,五千人的一路绝不是匈奴人的主力,而此次入侵并州,由于左贤王的教训,匈奴的左右两部更是应该齐出,所以,授以为,在并州的边境,应该还有一路匈奴人的主力在蠢蠢欲动,或者,那路匈奴人已经侵入并州了。

而匈奴人先佯攻雁门,以为佯攻定襄做掩饰,而佯攻定襄,却是为了引出主公,以半路击之。

所以,主公暂时还不能轻出,我们一定要弄清敌情,弄清匈奴人的大致位置和真正动向。”

沮授说完,林南便点头说道:“两位军师说的有理,现在急着出兵,真是有些急躁了。”

林南说完,就听帐外传令兵禀报:雁门军情。

林南摆手说道:“进来!”

于是,传令兵飞快了跑了进来,跪倒在案前,呈上了军情。

林南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管亥将军已入雁门,匈奴人在佯攻,恐另有所图,雁门太守顾雍字。”

说完,林南便把军情传给了众人。同时,也笑着说道:“这个顾元叹,也通晓几分军事嘛。”

待众人看完以后,刘晔便道:“匈奴人佯攻雁门,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五千匈奴骑兵是攻不下坚城的,只是不知匈奴人是否也在佯攻定襄啊。”

林南道:“不管怎么样,我们只能加派人手打探军情了,同行,命令朔方和五原也多注意一下定襄的形势。”

就这样,一场计划中的大战暂时停滞了下来。(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