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1 / 2)

加入书签

 到了晚上,天空又开始飘雨。

而且这雨一下便有停不下来的趋势,连着下了几天。

这下子,上河村、下河村的百姓可就叫苦连天了。

两个村子的地势偏低,又靠近河滩,

雨一直下个不停,令得河水暴涨,淹了不少田土不说,河水还开始漫进了村庄、漫进了村民家中。

于是,便有百姓冒雨前来上香祈愿。

“求求土地老爷可怜可怜我们这些贫苦百姓,这雨不能再下了……”

“家里的田地被淹了,房屋也被淹了,这样下去真的没有活路……”

对于百姓的祈愿,许长安还真的没有法子。

天何时下雨、何时放晴,不是他一个小小土地能够左右的,自有上面的人管。

他能做的,只能是将百姓的祈愿禀报到上层,再由上层禀报更上层……

到时候,黄花菜怕是都凉了。

不过这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改变不了老天刮风下雨,那就改变百姓的生活环境。

这不算犯反天条吧?

这是在做善事。

于是许长安又显灵了。

“咦?地上好像有字。”

“什么字?”

“我看看……”

有个村民好歹识得几个字,瞅了好一会儿,连蒙带猜道:“好像是树挪死,人挪活。”

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谚语。

大意是树一挪动就有枯死的可能,而人在遇到困境时,不妨改变思路,换个环境,或许会有新的机遇。

“土地公显灵了……”

“可是……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该不会是让我们搬离村庄,换个新的地方生活吧?”

“这怎么可能?那可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这,的确也是绝大多数百姓根深蒂固的观念。

故土难离,落叶归根。

哪怕再苦、再穷、再累,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很多百姓是不会轻易离开故土的。

其实,许长安的意思并非让这些百姓背井离乡,而是搬到地势稍高的地方。

也不知这些百姓是怎么想的。

明明他这里的地势就很适合,可居家、可种地,而且紧邻驿道,卖个菜、赶个集也方便得多。

偏偏就喜欢窝在山沟沟,图个啥?

“要不,咱们还是先回去与大家伙儿商量商量再说。”

“也好……”

几个村民一边议论着,一边往回返。

结果,几个村民回去之后将情况一说,果然,大多数村民都态度消极,不想挪窝。

鱼玄机听说了此事,不由心里一动。

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自然猜到了许长安的意思。

于是,便找到三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各方面分析利弊。

说起来,三婶本是最顽固的,最不愿搬迁的人之一。

但这一次她也是受灾最严重的人之一,菜地被淹、家中的粮食被淹,几只正下蛋的母鸡也被淹死。

如此一来,三婶自然很伤心。

“三婶,既然土地公显了灵,给大家伙儿指了一条明路,大家为何不尝试一下?

土地公只会为百姓谋福,绝不害大家伙儿的。”

三婶叹了一声:“理是这么个理,可是……咱们能搬到哪里?再说,换了一个新的地方……”

没等她说完,鱼玄机又道:“三婶,我想土地公的话应该有所明示。树挪死,人挪活,供奉土地公的地方不就有一棵大树么?

而那一带的环境看起来还不错,有平地、有山地、也有小溪。

那里挨着路边,大家的生活也会更加方便,重要的是离村子也不远……”

经过她的一番游说,三婶不由动了心。

要说搬得远,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恐怕是很难打动她的。

但是十里坡并不远,距离村子也就三四里地,那一带的环境村民们都很熟悉,算不得背井离乡。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鱼玄机一番开导之后,三婶由顽固分子变成了积极分子,开始游说村里人。

然后,便有村民三五相邀,开始考察十里坡四周的环境。

“这片山凹凹可以用来重建村子……”

“那边的山地可以开垦成梯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