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攒劲节目(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正月二十四。

猫儿醒来时,吓了一跳。

昨夜只觉睡的暖,睁眼才发现自己竟拱在陈初怀里,就连时时不敢离手的虎头都被她踢到了床尾......

“......”

猫儿小心又快速地拿开陈初搭在自己肩上的手臂,悄悄起身把虎头挪了回来。

她也没办法怨陈初,本就一床被子,总不能不让人家睡吧?

起床后,猫儿趁陈初未醒,躲在一旁换掉布袜,然后拿起虎头昨晚换下来的袜子,准备去溪水旁洗了。

临出窝棚时,看到地上还有一双直挺挺立起来的袜子,想来该是陈初的.......

猫儿想了想,终以两根手指捏起来走了出去。

一炷香的工夫,猫儿回转,在窝棚外的树枝上把三人的袜子晾了,这才走进窝棚内。

“那老君收了金钢琢,请玉帝同观音、王母、众仙等俱回灵霄殿......”

窝棚一角,已醒来的陈初正抱着虎头娓娓讲述孙大圣的故事。

昨天,片刻不肯离开姐姐身旁的虎头,此刻竟乖乖偎在他怀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不哭不闹。

晨阳斜斜照进简陋至极的窝棚内,些许尘埃在光线中飞舞。

猫儿忽然觉得,这逃亡之路未必有她想的那般可怕......

......

随后两天里,陈初拉着杨震、长子建好两间地窝棚。

接着他又用了几天时间以蚂蚁搬家的方式,悄悄把厢货内的种苗搬进了窝棚里。

其他种子还好说,有两至三年的保质期。

但在没有温控手段的当下,红薯、土豆种薯,天气回暖就会发芽。一年生的苹果苗,即便根部有营养土包裹,半个月内不种下成活率也会大幅降低。

所以,开春须把这几样先安排了。

正月底,接连数日晴朗后,气温明显升高。

二月初二,龙抬头。

按阳历算,时节已到三月中旬。

一大早,陈初扛着锄头来到村后坡地旁,弯腰攥了把泥土,查看墒情。

这片荒地以砂质土壤为主,含有少量壤土。这种土壤通气、诱水性好,易耕作。

但养分含量少,保水、保肥能力差,土温变化快......且夹杂小石块。

想要改良土壤需大量人畜粪便熟制成农家肥,嫌臭的话就用塘泥、河泥代替,每年每亩施用五至十吨。

以陈初目前的人力资源,肯定无法胜任。

下午时,打猎归来的杨震和长子主动扛着锄头前来帮忙。

长子姓姚,人如其名,比陈初还高了半头。目测得有一米九以上,巨能吃。

也不知道物资匮乏的逃户怎地养出他这么大的个子。

“哟,来啦。”陈初笑着远远招呼道。

姚长子也不废话,走到近前挥锄翻起地来。

倒是杨震有些不情不愿的嘟囔道:“且说好了,俺帮你把这块地翻了,晚些你继续给俺们讲孙大圣。”

“好说好说。”陈初呵呵笑道。

陈初完全低估了村民们对《西游记》的兴趣,以至于这些天里他那两间小窝棚简直成了逃户村的cbd。

但有空闲,窝棚前便围满了人。

不止有杨震、长子等年轻人和孩童,甚至杨有田这些长辈也一回不落。

其实想想也正常,相对闭塞的逃户村平日里能有什么娱乐?

那些成婚了的还好,夜里尚能在婆娘肚皮上使使气力,勉强算一个娱乐项目。

但杨震、长子这些半大小子,农忙时耕田、农闲时打猎,偶有闲暇除了骂骂金人便是大眼瞪小眼发呆。

陡然间听了孙大圣这么一个有趣故事,怎能不思之若狂。

可陈初最近却突然不讲了.......

这才有了杨震两人以‘帮忙垦荒’为条件,央求陈初再讲两回。

其实,陈初还真不是故意吊大家胃口,主要是他记不清后边的故事了.......

三个壮劳力一齐动手,垦荒速度快了许多。

临近傍晚,陈初把二十株苹果苗一一栽下,又去担水浇透。

“初哥儿,你种的这是甚树?”杨震围着半人多高的果苗,瞧了又瞧。

“你看着像什么树?”陈初反问道。

“林檎?”杨震摘下一片树叶仔细看了,不确定道。

“嗯,你眼光挺毒,这就是林檎。”陈初点头道。

杨震却嫌弃的扔掉树叶,道:“俺们陪你忙活半天,还以为你要种什么仙果,竟种林檎!果子里就属它最贱,卖不上价钱!”

“呵呵,我的林檎和别家不同。”陈初笑的神秘莫测。

林檎,又名柰、花红、沙果。早在汉代,已由西域传入境内。

虽然林檎和现代苹果同属蔷薇科、苹果属,但两者口感差异甚大。

一直到明万历年,王象晋在其所著植物学巨著《群芳谱》中,对它的描述还是‘味松甘,未熟者食如棉絮,过熟又沙烂不堪食’。

评价相当不高。

陈初读书时,这种果子几乎已无人种植,原因就是口感太差,没有销路。

华夏的现代苹果种植史,要等到十九世纪中下叶,一名德国传教士把种子带到山东烟台之后才会开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