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荆州夺取战上(1 / 2)

加入书签

 王晨亲自率领陆军十五万朝着荆州进发,随行的有荀彧、许诸、典韦、陈到、陈宫、赵云;水军则由关羽、张颌、高览、沮授、满宠带领;

两个月后,王晨大军来到荆州境内。

刘琮接到消息后,急忙又派蔡瑁、蒯越、蒯良、甘宁、苏飞迎击王晨的水军;又命黄祖、文聘、王粲、吕公迎击王晨的陆军;

王晨所率领的部队在南阳和刘琮军相遇,关羽一众在南乡与甘宁一众对峙。

王晨军在南阳城外和黄祖军对峙。

黄祖大骂道:“尔等反贼竟敢犯我荆州,还不速速下马投降?”

王晨淡淡的说道:“哼,你们才是反贼,不尊汉室朝廷,拥兵自立,大逆不道,今天奉诏讨贼。”

“既然如此,那就受死吧!文聘,由你出战消灭敌军。”

一员英俊潇洒,器宇轩昂的银甲将军纵马出战。

王晨说道:“陈到,你去会会他。”

“末将领命。”

陈到纵马出战,挥舞着钢枪和文聘交战在一起,两人交战了四十余回合不分胜负。

黄祖见文聘久战不下陈到,于是又派吕公出战相助,赵云挺枪出马,和吕公交战在一起,交战了十余回合后,吕公招架不住直接撤退回去。

赵云紧追不舍,文聘见状急忙丢下陈到回去支援吕公。陈到也急忙追了上去,文聘挡住赵云和陈到战了二十余回合不分胜负。

黄祖见情势不妙急忙鸣金收兵,黄祖军撤进南阳城内死守,王晨率军围住南阳。又同时派许诸、荀彧、典韦率领五千轻装骑兵带上十天的口粮奇袭支持南阳的粮仓安众。

另一边的关羽一行人也遭遇到荆州水师的攻击,两军展开混战。混战中,蔡瑁等人冲上关羽等人的主战船上。关羽挡住蒯越、蒯良;张颌和甘宁展开激战;高览则应付蔡瑁;

大小战船上都是一片血战,四处都有弓箭手在放箭。

蔡瑁等人见拿不到好处,于是下令暂时撤军。

关羽见敌军撤军了,也并不追赶,一路上直取南乡。

王晨将南阳围困住后并不派人去挑战,也不攻城。这让黄祖感到十分奇怪,不但不攻城,还不派人来游说,这让他摸不着头脑。

南阳城内,黄祖坐在正座上,一脸茫然的问道:“这个王晨到底要干嘛啊?一点动静都没有。”

吕公说道:“此事中必定有诈,他们一定是想诱我们出战,然后一举消灭我们。”

“这个王晨还真是诡计多端啊!可不能中了他的计。”

文聘说道:“将军,我倒是觉得他们可能会去袭击我们的粮仓安众。”

“这不可能的,安众的守军好歹也有五万,如果他们想要攻下那里就必须要有五万以上的精兵。那么多人的军队一定会被发现,所以不可能去偷袭安众。”

“末将请命出战,若他们出战,便可一探虚实是否偷袭安众。如果不出战,则说明他们去偷袭安众了。”

“你怎么那么麻烦,我说了他们的军队不可能分出那么多人去偷袭安众,如果那样实在是太危险了。”

“将军,我们不能死守城池啊!不然只会被敌人有机可趁。”

“我是主将,我说了算,不许出战,违令者斩。”

文聘无奈的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数日后,黄祖接到安众的消息,安众的粮仓被袭击了,粮草损失殆尽,死伤无数。

黄祖踌躇的坐在椅子上,满脸忧色的说道:“这下如何是好?粮仓被袭,我军难以久战。”

王粲说道:“如今城内粮草只够支撑半个月,士兵也只有七万,守是守不住了,不如趁夜突围去武陵。那里城坚粮足,守军也有十万,可与他一战。”

“好,就这么办。”

当天晚上,黄祖率领军队从南城门突围出去,一路上只遇到小股部队的阻击,并没有太大的阻碍。

行走了几十里后,周围都是茂密的树林。突然喊声震天,后军遭到伏兵的攻击。

黄祖急忙催促手下将士向前进军,前面也有伏兵,为首者乃赵云。

文聘纵马出战,挡住赵云。黄祖趁机前行,行走不到五里路,又被陈到攻击,吕公抵挡住陈到。

黄祖又急忙朝着另一个方向逃去,行走了几里后,突然战马的前蹄被绊马绳绊倒,黄祖几个人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周围早已等待着的士兵直接上前将黄祖几人绑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士兵将黄祖、王粲押到营帐内。

黄祖低声下气的说道:“饶命啊!饶了我吧。”

王晨直接无视黄祖,对着王粲说道:“王粲,你是降还是不降?”

“既然落到你的手里,要杀要剐随便。”

“来人,给他松绑。至于黄祖嘛!砍了。”

黄祖大叫道:“不要啊!求求你了,放了我吧。”

士兵给王粲松了绳子,黄祖则被杀了。

王粲说道:“谢大人不杀之恩,在下愿为大人效劳。”

“好,你比较了解荆州,就随我一同拿下荆州。”

“是。”

陈到和赵云也回到了营帐内。

王晨问道:“你们的情况怎么样?”

赵云说道:“文聘和吕公跑了,看迹象是去了樊城,那里是襄阳的最后的屏障,刘琮肯定会调集重兵防守。”

陈到说道:“接到关将军的消息,他们已经拿下南乡,朝着上庸和新城去了。”

“他们居然分兵取两地?会不会太冒险了。”

陈宫说道:“大人请放心吧,如今南阳被我们拿下,只要拿下樊城,再取新野就可以直逼襄阳。蔡瑁他们不会舍弃襄阳不顾,一旦刘琮落入我们的手里他们就大势已去,所以他们肯定会救援襄阳而不会在上庸和新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