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入秦!(1 / 2)

加入书签

 以往这些韩.国贵族们也卖铁器,但是因为铁器这东西实在是过于不堪用的缘故,因此实际上销售额并不多,贵族们也只是随便卖卖,算是聊胜于无。</p>

但是现在,秦国那边大批量收购铁器,这顿时就让那些原本不将铁器放在眼里的贵族们激动了起来。整个韩.国的贵族连夜行动起来,安排家中的家臣,让他们加大家中矿山的产量,挖出更多的铁矿石,以此来赚取更多的利益。</p>

而由于这次秦国收购铁器的数量实在是太多的缘故,这次韩.国的贵族们并没有选择如同以往那般自己挖矿自己冶炼,而是选择了只挖矿,而后将挖出的铁矿石卖给黔首们,由他们负责冶炼的道路。</p>

相较于自己挖自己炼,将铁矿石出售给黔首们所能获取的单价确实是少了不少,但是胜在简单方便,可以大规模走量,因此实际算下来,韩.国的这些贵族们其实还是赚的。也正是因为这样,韩.国的贵族们才会心甘情愿地选择这条以往自己不愿意走的道路。</p>

而贵族们达成了共识之后,韩.国黔首们的日子也就变得好过了起来。本来以他们的身份,是绝对搞不到铁矿石的,毕竟这年头所有的矿山都掌握在贵族们的手上。而经过韩.国贵族们这么一搞之后,黔首们也终于能够获得以往自己得不到的铁矿石,开始冶炼赚钱了!</p>

整体看下来,这其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韩.国的贵族们赚取了出售原材料的钱,韩.国的黔首们赚取了冶炼铁器的钱。如果再算上收购铁器,以此来为秦国打造钢铁部队的秦国商人的话,这妥妥的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大家都得到了好处,大家都很欢喜,大家都乐在其中。</p>

只是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双赢,更别说是三赢了。在这场风波中,韩.国的贵族、黔首确实是赚到了属于自己的利润没错,但是代价却是韩.国失去了粮食安全的自主权。如今韩.国的黔首们已经彻底放弃耕地,全都跑去冶铁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到了明年夏收的时候,韩.国就会陷入可怕的饥荒之中了!</p>

“如今整个韩.国都已经陷入了癫狂之中,不单单是贵族,就连黔首,也都被高价所吸引,转而跑去冶铁了。你说,在这种情况下,为兄我又能怎么做?强行下令让黔首们回家种地吗?真要这么做的话,只怕明天你就能在新郑的城头上看到为兄的首级了!”</p>

韩安一脸苦涩道:</p>

“毕竟这可是得罪全国的命令啊!别说为兄如今还不是韩王了,就算真的成了韩王,也不可能下达这样的命令啊!这与独夫民贼又有什么区别呢?”</p>

“自然有区别!”</p>

韩非闻言急忙说道:</p>

“独夫民贼那是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心。可是王兄你不同,你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是为了维护国人的生命粮食安全,两者岂能混为一谈?”</p>

“这是你的看法,在国人们看来,那就是独夫民贼的做法!如今整个国家都已经陷入癫狂之中了,谁敢阻挠他们赚钱,谁就得死!为兄胆小,不敢去死,还望王弟恕罪……”</p>

此时的韩安显得有些心灰意冷,甚至说出了让韩非给他恕罪的话,可见其心理防线已然崩溃。</p>

“可是这样一来的话,我韩.国的粮食安全又该怎么办呢?国人全都不去种地,明年我们又该吃什么?指望秦国人继续向咱们出售粮食吗?别说明年他们大概率不会再向咱们出售粮食,就算真的出售了,其价格也注定是居高不下的!到时候别说是现在赚的冶铁钱了,就连我韩.国几百年的积蓄,只怕都要被秦国人一并赚走!”</p>

韩非一脸怒气道。</p>

“为今之计,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大不了咱们让人多购买一些粮食,先存起来。等到了明年,再放出好了。秦国人不是为了吸引国人冶铁,特意将粮价压低吗?正好咱们也可以借此机会多买一些不是?”</p>

韩安摆了摆手道。</p>

“我……”</p>

韩非本想说秦国人不可能那么傻,留下这么大的漏洞让自己钻。但是转念一想,现在说这些又没有什么意义,当即叹了口气,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对着韩安行礼道:</p>

“也只能如此了……”</p>

之后兄弟二人又商讨了许多收购粮食的细节,直到很晚的时候韩非才出宫回到自己的府邸。而刚一回府,他便立刻召来自己的家令,一方面下令让他确保自己的封地上农业活动正常进行,一方面让他准备好家中的财物,准备明天去市场上大量收购粮食,以备不时之需。</p>

韩非的第一个命令顺利地被进行了下去,毕竟身为封君,他对自己领地上的一切事物具有绝对的主宰权。那些领地上的居民名义上是国人,实际上却等同于他的奴隶。奴隶主发令,奴隶自然不敢不从。因此哪怕这些国人的心中非常不满,但是他们依旧扛起了农具,回到家中整地。</p>

只是相较于第一个命令,韩非下达的第二个命令就没有那么容易完成了。在回府之后的第二天,韩非就接到了家令的汇报,收购粮食的行动失败了。</p>

……</p>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秦国人不是刻意压低了粮食价格吗?为什么你们只买回来这么点?”</p>

看着院子中的粮食,韩非皱着眉头问道。</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